珠寶造價的眉眉角角
珠寶設計師不僅負責創造美麗的「造形」,同時也需掌握「造價」與「造格」的關鍵決策。
在「造價」方面,設計師需處理的核心問題包括:成本控管、利潤分配與價值創造。
造價科目繁多,而其中最透明的部分莫過於「金重/金價」。這是可以「秤斤論兩」精確得知的數據。然而,試想若是面對一件鑲滿碎鑽及各種寶石的首飾,又該如何單獨估算其貴金屬的重量?總不能將所有寶石一一拆除,之後再重新秤量吧?
聰明的珠寶從業者自然懂得精打細算,會詳實記錄每一顆寶石的克拉重量。事實上,只需將寶石總重量扣除一定比例(以每克拉減去5.3厘的方式),便能有效估算出金屬部分的重量。
珠寶首飾的製造,主要透過「人為方式」與「機械方法」兩種技術完成。常見的金工技術包括:『雕、捏、塑、刻、鏤、鑿、琢、剉、鑄、焊、鑲嵌、堆積、編織、彎曲、擠壓、削切、研磨、鍛造、旋轉、噴砂、敲打、拋光、打磨、壓印與腐蝕』等多種工法,各自造就了不同的構造與視覺效果。在製造加工過程,貴金屬的損耗與流失在所難免,市場上因此形成了「飾金」與「條塊」兩種計價的差別。雖然國際金價每日波動,但倫敦金的開盤價已成為東南亞地區的共同行情標準,也成為台灣業界訂價的依據。
至於先前曾提到的問題:「珠寶首飾中最便宜的元素是什麼?」答案是【空氣】。這裡指的是首飾造型設計中的「虛構」面積,亦即「鏤空」部位。將空氣納入成為造形的一部分,不僅別具創意,更是成本最低的設計手法。聰明的你,趕快學起來。
文:台灣珠寶藝術學院盧春雄202505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