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密釘鑲 / 全面式滿佈,最佳的襯托
珠寶首飾,可以說是利用「貴金屬」將「小石頭」和「碎石子」結合起來所形成的裝飾藝術品。寶石鑲嵌,成為珠寶工藝形式中最獨特的藝術表現。
【七大主鑲法】分別是「一、爪鑲。二、包鑲。三、夾鑲。四、毛邊鑲。五、密釘鑲。六、插鑲。七、無邊鑲」。其中,密釘鑲是指選用「厘石」所鑲造的工法。因此,【七大主鑲法】指的是七種主要鑲嵌工法,並非主石的鑲法。更直白一點的說法,精湛繁複的寶石鑲嵌工藝,基本上就是靠這七種主要的工藝形式演進變化。
密釘鑲,又有「滿天星」的俗稱,主要是應用細如碎砂的「厘石」,縝密排列滿布的鑲嵌工藝,手法是從貴金屬板塊材料表面挑掘、剷出細小的鑲爪,並將厘石嵌固住,讓寶石能夠充分地應用光線反射。通常會選擇圓形直徑3mm以下的明亮式切割厘石,可最大程度的展現出寶石刻面上的光澤,又以圓形明亮式車工的碎鑽效果最佳;細碎鑽石得以將光的運動完美綻放,「反光、反射、折射、透射、散射」等光輝,彰顯珠光寶氣的品質。
密釘鑲工藝有:【一、無軸鑲,二、軸線鑲,三、雙軸鑲,四、三軸鑲】共四大種形式。【無軸鑲】呈現出無大小規則且自由的繽紛布局,因此又有「雪花鑲」的雅稱,屬於「面積」的表現形式。【軸線鑲】是以金屬板條剷邊的線段表現形式,即台灣珠寶業俗稱的「釘鑲」,屬於「線條」的表現形式。【雙軸鑲】即是以十字排列出四顆的組成,通常選用等大的厘石做表現,顯現出井然有序、整齊劃一的效果,很容易在手錶的面板出現,屬於「面積」的表現形式。【三軸鑲】是以三軸排列構造出三顆的組成,可最大程度的覆蓋佔據表面積,並且適合應用厘石大小尺寸的微調變化,同樣能表現出整齊秩序的美,是最經典的密釘鑲工藝,亦屬於「面積」的表現形式。
無論是「珠寶設計師、工匠藝師、銷售客服人員、珠寶業主」,身為珠寶業者都應該對【鑲嵌工藝】建立最基本的認知。學有專業,成就事業。
文:台灣珠寶藝術學院盧春雄,20250505。